萬海總經理:美東碼頭一定罷工!
上個月,國際碼頭工人協會(ILA)提前終止了和海事雇主USMX的合同談判,雙方談判因“港口自動化問題”陷入僵局,美東碼頭再度停擺危機再現!
當地時間12月12日,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·特朗普發表聲明,公開聲援國際碼頭工人協會(ILA),并呼吁港口雇主USMX放棄自動化,雇傭更多的工會工人。
援引臺媒最新報道:昨天(18日),船公司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表示,“工一定會罷”,況且美國準總統特朗普喊話支持工人,談判更為困難,關鍵在于罷工多久,如果像上次只罷3天,沖擊自然小得多,但如果全面性罷工,會影響到船期,船若無法及時回到亞洲,將帶動新一波搶艙亂象。
與此同時,萬海航運總經理謝福隆強調,集裝箱海運“錢”途,主要取決于大環境的四大變數,包括罷工、關稅、塞港、戰爭等。
目前運價維持高檔,謝福隆預估,農歷年前還有機會漲一波,第四季可望是今年營運表現第二高的季度,僅次于第三季,明年上半年營運還是不錯,可望跟今年第四季相當。
目前美西線每40尺柜運價約4,000美元、美東線約5,300美元,近期美國線運價反彈,12月已有感,系因美東潛在罷工預期心理,催出較多貨量,加上年前工廠趕出貨,謝福隆預估,明年1月漲價機會大,美西線上看5,000美元、美東線上看6,000美元。
據了解,美東碼頭勞資協商談判期限到2025年1月15日,國際碼頭工人協會(ILA)與資方代表美國海事聯盟(USMX)談判自動化議題陷膠著之際,特朗普放話站在4.5萬名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碼頭工人這邊,支持他們反自動化的立場,更讓勞資協商談判困難度全面拉高。
由于美東碼頭工人罷工機率大增,北美集裝箱運價率先喊漲,馬士基等大型船公司12月下旬順利漲運價,明年1月再喊漲1成,不少貨主避免遇上罷工,已開始將貨逐漸移往美西,出貨的數量增加,更讓北美線運價水漲船高。
除罷工變數,謝福隆表示,紅海危機、特朗普關稅政策都難以捉摸,大趨勢則是近年船公司積極造大型船,船愈造愈大,碼頭卻沒有隨之擴充,吃不下那么多貨的情況下,塞港問題也就浮上臺面,間接推升運價居高不下。
謝福隆說,船舶大型化造成碼頭擁擠,作業時間拉長,過往算船期不會算等的時間,如今新加坡一條船等泊就要4到5天,遠東、上海、寧波也都有塞港現象,船舶航班失序,減少船舶周轉率,間接讓運價居高不下,另外就是船舶租金高漲,且還不一定租得到。
回顧今年市況,謝福隆表示,去年原本預估不認為今年市況會好,但2023年底因中東趨勢緊張,爆發紅海危機,導致2024年運費比2023年超乎預期地好。明年取決于美國新政府特朗普關稅政策,這部分目前沒人說得準,目前運價頂多反映美東罷工,還沒算到關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