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海集裝箱船通航數量創2024年新高
11月,通過曼德海峽的集裝箱船數量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。根據英國勞氏的數據,當月通過的集裝箱船總數達220艘,較10月的2024年峰值增長了12.2%。今年前11個月的月平均通行數量為174.4艘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這一變化不應被解讀為全球航運公司開始集體返回紅海航線。
船舶跟蹤數據顯示,11月,沒有一艘15000-17999 TEU型船通過曼德海峽,只有3艘10000- 14999TEU型船通過,而5000 - 9999 TEU型船過境數量為22艘。
通行量的大幅增長基本來自5000 TEU以下的小型船舶,11月該船型的過境量達到193艘,創下19個月來的最高水平,環比增長超過10%,比今年的平均水平高出近28%。這表明,主流運營商仍在避開紅海,將大型船舶部署在亞歐航線上。
Linerlytica聯合創始人Hua Joo Tan表示,X-Press Feeders、阿聯酋航運公司(Emirates Shipping Line)和Safeen等公司增加了從印度和中東海灣到紅海的短程航次數量。與此同時,越來越多的小型船舶進入紅海。
Linerlytica的數據顯示,繞航紅海吸收了全球約7%的集裝箱船運力,在過去的10個月里提振了運價和租船費率。
根據最新的媒體報道,哈馬斯和以色列的停火談判已進入最后階段。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近日稱,達成協議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”。
Xeneta在其2025年展望報告中將船舶不返回紅海、部分返回和完全返回三種情況進行了分析,稱這將導致明年集裝箱海運需求在增長3%到收縮11%之間。Xeneta高級分析師Emily Stausb?ll表示:“目前大規模回歸紅海似乎是不可想象的,但在2025年的某個時候,部分回歸是有可能的。”
BIMCO預計,2025年集裝箱船將繼續繞行好望角,2026年或將恢復正常航線。如果2025年紅海航線恢復正常,預計集裝箱海運需求將下降5%-6%,之后的2026年將增長3.5%-4.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