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漲超60%!多家船公司發漲價通知
近期,多家船公司宣布3月份集裝箱運價上漲,引發市場廣泛關注。受此影響,集運指數(歐線)期貨主力合約也延續此前上漲行情,一個月內,收盤價漲幅超過60%。對此,市場接受度如何?未來集運市場行情又如何?
集運指數(歐線)期貨主力合約,從1月16日收盤1240.2的相對低點,漲到了2月17日的2010.8,漲幅達到62.14%。近期,多家頭部船公司也紛紛發布漲價函,比如馬士基承運的上海至鹿特丹航線,2月下旬40英尺集裝箱報價為2291美元,而3月6日報價就上漲至4000美元。
專家認為,長約談判即將開啟,近期船公司發布漲價函并不意外。但未來實際運價能否達到船公司的預期,仍然存在分歧。
國泰君安期貨首席分析師 黃柳楠:3月漲價函能不能落地?就是2月的最后一到兩周的成交情況非常重要。如果說2月下旬成交沒有發現明顯回暖,保持偏淡季的情況,那么船司大概會在3月份下調,比如4000美元先調整到3500美元、再調整到3000美元。
江蘇蘇州某貨代企業總經理 徐逞:我們對提價還是有一定接受度的,它是有上漲理由的,包括個人、客戶的反饋,特別是農歷年(春節)之后,訂單量、詢價、需求都在上升。有一些說可能還要漲到70%,這種可能性不大,30%左右的接受度是有的。
對于未來集運市場行情,業內人士認為,一季度是傳統航運淡季,航交所發布的運價指數短期內仍呈下行態勢。二季度隨著節后工廠生產逐步恢復,運價有望出現企穩回升態勢,但出現暴漲的概率偏低。
國泰君安期貨首席分析師 黃柳楠:運價出現像去年持續暴漲的概率是偏低的,或者是背離基本面的。我們預估出口總量比去年可能還要高,對于運價而言,其實也是一個利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