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三大航運巨頭搶占印度市場
為了推動印度朝著成為全球海運強國的目標邁進,印度政府正雄心勃勃地計劃對海運業進行大規模投資,以實現其“2047愿景”的海運目標。
據媒體報道,在印度總理莫迪的領導下,印度政府日前宣布了一系列涉及海運業的投資計劃,投資金額近30億美元。報道稱,全球三大航運巨頭地中海航運(MSC)、馬士基和達飛,成為首批參與“印度加強海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”的企業。
據了解,在印度政府公布的最新財政預算中,承諾設立2500億印度盧比(約28億美元)的海運發展基金,以支持本國海運產業。資金的49%由政府提供,其余則來自主要港口管理局和私營企業。
作為支持印度海運業發展的一部分,2月17日,馬士基宣布,與印度科欽船廠有限公司(Cochin Shipyard Limited,CSL)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(MoU),旨在探索在印度進行船舶維修、建造的合作機會。
根據諒解備忘錄,馬士基將利用其全球船隊運營的專業經驗,加強科欽船廠的業務能力,重點關注集裝箱船的維護、修理作業等領域。具體而言,此次合作涉及以下多個領域:分享技術專長,以實現全球船舶維護標準;探討船舶維修和新造船機會;實施聯合培訓項目;為科欽船廠員工和馬士基海員,提供職業技能培訓。
馬士基船隊管理與技術負責人萊昂納多·桑齊奧表示:“隨著全球海運貿易前所未有的增長,我們與科欽船廠的合作體現了馬士基加強印度海運基礎設施的承諾。馬士基在科欽船廠修理的首艘船舶,已定于2025年進廠,這標志著我們長期合作的開始。”
科欽船廠執行董事拉杰什·戈帕拉克里希南說:“我們與馬士基的合作,是科欽船廠作為印度領先船舶維修公司的重要里程碑。馬士基的全球專業經驗與科欽船廠的能力相結合,將幫助我們在全球船舶維修和建造市場中,占據更大的份額。”
馬士基預計,這一合作將為印度海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,能夠支持印度政府實現“世界級船舶維修和建造能力”的愿景。此次合作的初期,將重點針對最大7000TEU船舶的水上維修,以及最大4000TEU船舶的干船塢維修,未來維修能力將逐步擴展。
據了解,科欽船廠是印度政府于1972年成立的企業,隸屬于印度港口、航運和水道部,是印度領先的船舶建造和維修公司,業務遍及孟買、加爾各答、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以及烏杜皮。
另據印度當地媒體報道,另一家航運巨頭達飛,也計劃探討與印度在海運、物流方面的潛在合作計劃,并將于近期派遣代表團訪問印度。
值得關注的是,就在不久前的2月12日,作為訪問法國行程的一部分,印度總理莫迪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一同走訪了位于馬賽的達飛總部,并與達飛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魯道夫·薩德進行了會談。莫迪表示,印度希望擴大海運和貿易網絡,致力于加強與法國在物流、可持續發展和全球貿易方面的合作,包括即將展開的造船和修船合作。
與此同時,全球集裝箱運力排名第一的MSC首席執行官索倫·托夫特,本周也訪問了印度,拜訪了印度商務與工業部部長皮尤什·戈亞爾,就多項潛在投資項目展開了討論。皮尤什·戈亞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,此次討論的內容集中在對內陸集裝箱碼頭、造船、維修、集裝箱制造等領域的投資,以及船舶合作和政策改革,旨在提升印度在全球海運業競爭中的市場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