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析師:多重沖擊下干散貨市場“風雨欲來”!
根據(jù)分析師最新研究,干散貨市場在未來一年將面臨多重挑戰(zhàn),地緣政治貿(mào)易緊張局勢、美國新政府的政策變化以及需求增長的放緩,再加上新船交付量的激增,都將對行業(yè)產(chǎn)生深遠影響。
美國天價港口收提案引發(fā)擔憂
近期,美國提出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征收港口費用的提案,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。船舶經(jīng)紀商Howe Robinson Partners在上周倫敦干散貨研討會上提供的數(shù)據(jù)顯示,目前全球有6,839艘活躍的散貨船(總計4.92億載重噸)由中國建造。
這一提案一旦實施,將對各船型產(chǎn)生顯著影響:44%的現(xiàn)有海岬型散貨船、49%的超巴拿馬型船、43%的巴拿馬型船、51%的超靈便型船和47%的靈便型船將受到影響。
此外,中國造船訂單進一步凸顯了這一措施的潛在影響。數(shù)據(jù)顯示,中國船廠目前正在建造958艘散貨船(總計8100萬載重噸)。其中,75%的超大型礦砂船(VLOC)及海岬型船、83%的超巴拿馬型船、77%的巴拿馬型船、75%的超靈便型船和46%的靈便型船由中國建造。這表明,此類費用可能會嚴重干擾未來船隊的擴張。
關稅戰(zhàn)擾亂貿(mào)易
自2月以來,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、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貨物加征關稅,引發(fā)了報復性措施,威脅到干散貨貿(mào)易。
Howe Robinson分析了美國與這三個主要貿(mào)易伙伴的干散貨出口結(jié)構(gòu)。2024年,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干散貨達到5300萬噸,較上年增加100萬噸。其中,大豆占據(jù)了重要份額,美國占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21%。其他關鍵商品包括高粱(66%)、石油焦(23%)和玉米(15%)。
然而,美國與加拿大的貿(mào)易有所下降,2024年加拿大從美國進口的干散貨降至3400萬噸,較2023年減少近200萬噸。盡管如此,美國仍是加拿大鐵礦石和砂的主要供應國,占比高達99%,同時其冶金煤進口份額也達到70%。
與此同時,美國與墨西哥的干散貨貿(mào)易顯著增長。2024年,美國向墨西哥出口的海運玉米增至770萬噸,較上年增加280萬噸。總體來看,2024年美國干散貨進口總量下降1.6%,至1.55億噸,而出口則增長10.2%,達到3.76億噸。
需求增長放緩
行業(yè)的貿(mào)易挑戰(zhàn)因需求增長放緩而進一步加劇。Howe Robinson預測,2025年干散貨需求增長率僅為1.5%,遠低于2024年的3.2%和2023年的5.0%。
具體來看,2025年鐵礦石需求預計僅增長1.6%,而2024年和2023年的增長率分別為3.3%和5.1%。煤炭貿(mào)易將出現(xiàn)收縮,預計下降0.3%,而去年的增長率為1.8%,2023年則為6.6%。糧食貿(mào)易也將顯著放緩,需求增長率從2024年的6.1%降至2025年的0.5%。小宗散貨貿(mào)易預計相對穩(wěn)定,2025年增長率為2.7%,略低于上年的2.8%。
值得注意的是,鋁土礦需求預計今年將大幅增長7.0%。分析師指出,西非干散貨貿(mào)易在塑造未來海岬型船市場中的作用日益凸顯,尤其是在鋁土礦和鐵礦石運輸方面。自2021年以來,海岬型船中海運鋁土礦出口份額已上升15%。
船隊顯著擴張
盡管需求增長預計放緩,但船隊規(guī)模將顯著擴大。Howe Robinson預測,2025年船隊年增長率將達到2.5%。其中,超靈便型船的增長最為顯著,考慮到新船交付和預期拆解,預計增長4.8%。靈便型船和巴拿馬型船也將擴張,預計增長率分別為2.7%和2.6%。海岬型散貨船的增長則較為溫和,為1.4%。
新船交付量預計從2025年第二季度開始大幅上升,并在第四季度達到峰值。目前,干散貨行業(yè)的總訂單量占現(xiàn)役船隊載重噸位的11.0%。
在拆解方面,分析師預測今年將有約3.3%的船隊(相當于3400萬載重噸)被送往拆解廠。各船型的平均拆解年齡表明,船舶的運營年限普遍超過20年。2013年至2023年間,海岬型散貨船的平均拆解年齡約為22年,巴拿馬型和超靈便型船為24-26年,靈便型船則接近30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