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心詐騙 石獅紡織服裝企業再次遭遇外國騙子
四年前,兩名越南人拿走石獅一企業價值20萬美元的服裝后“人間蒸發”;四年后的今天,這兩名越南人竟然堂而皇之地再次出現在石獅街頭,正當他們四處聯系企業下單訂貨時被受害企業發現,派人將他們堵在賓館長達十幾天,后來受害企業同意他們在付了14萬美元之后,讓他們離開。
受害企業認定這兩名越南人是外國騙子,理由如下:一、四年前,他們共向受害企業訂了三批服裝,前兩批貨款均按合同約定支付,而第三批貨款一直拖著不給,長達四年之久。二、此次來石獅,并非為了還款,而是到多個廠家下單訂貨,說明其有償還能力而惡意拖欠。三、入住酒店時使用翻譯的證件,有意隱瞞身份,逃避債務的意圖很明顯。“沒想到他們還敢來石獅!”受害企業感嘆:“也許是老天爺給了一個讓我討還公道的機會。”
國際貿易很大程度上支撐著石獅市場快速成長,然而,伴隨著利潤而來的也有各種無法預料的市場風險。去年1月至10月,兩名埃及人從石獅騙走價值3000多萬元的服裝,50家企業和商戶受害。一位姓蔡的外貿企業老總說,其實,外貿詐騙案近幾年來接二連三地發生,幾乎就沒有斷過。只不過有的數額較小,受害的企業和商戶又不愿意說,大家都不知道罷了。他希望記者多關注這類事件,以提醒石獅企業和商戶警惕外國騙子。
外國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
“其實,外國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。”石獅警方告訴記者,從接觸到的外貿詐騙來看,外國騙子的詐騙手法不外乎以下幾種:
一、先支付現金訂購數量較少的服裝,經過幾次交易后獲取企業和商戶的信任,而后“以信用擔保”,支付小額定金,大幅增加要貨量,然后玩“人間蒸發”;
二、多頭突擊要貨,在每個企業和商戶那里下不同的訂單,在相近的時段收貨,收到貨物后逃匿或支付小部分貨款,以分步驟付款、履行合同為誘餌,騙取商戶全部貨物外運,而后拒不支付貨款;
三、利用偽造、編造、作廢的銀行票據或電匯憑證、傳真件,采用虛構單位或冒用他人名義、提供虛假地址等手段,騙取經營戶的貨物,令企業和商戶發現上當后無從對質。
外國騙子為什么能屢屢得手
既然外國騙子的騙術并不高明,為何能屢屢得手呢?主要還是由于我們太掉以輕心。由于市場競爭激烈,多年來,企業尤其是商戶養成了賒賬經營的慣例,從而給了騙子可乘之機。
市工商局一位姓張的同志告訴記者,外國騙子開的公司多數未經工商部門登記,僅在石獅租幾間房子、倉庫,擺幾張桌子,雇幾名翻譯和采購員,就能虛張聲勢騙取貨物,關鍵問題是我們有賒賬經營的空子。
前面提到的那兩名埃及人就是這樣得手的。去年1月,他們在鴛鴦池東路租賃了辦公地點,成立了“前線外貿有限公司”,沒有辦理任何證照手續。
此外,企業和商戶在做外貿生意時的盲目從眾心理,也成全了外國騙子。他們往往以為“這么多人都和他做生意,肯定不會被騙”,結果抱著僥幸心理,疏于防范,使騙子能夠輕易得逞。
擦亮眼睛預防第一
外國騙子在交易中虛構事實、隱瞞真相等行為的相關證據很難找,特別是查清貨物資金的去向難度很大,一旦外商逃到境外,案件偵破難度更大。”警方說:“因此,加強預防要擺在第一位。”
那么,如何預防?首先,盡量不要和外國人做賒賬生意,不要和那些沒有實力、沒有履行登記手續的“皮包公司”做生意;其次,得先“小人”后君子,多做一點摸底工作。接單前,除了留意對方“兩證”(《境外企業常駐商務代表機構登記證》、《境外企業常駐商務代表機構批準證》)是否齊全,查詢外商代表機構的合法性外,必須明確對方真實身份、地址,必須驗看其護照、身份證,留下其護照、身份證復印件。接單時,最好和具有經營資格的外商機構負責人簽訂合同。第三,有的外國騙子憑假資料蒙騙過關,或者以“掛靠”形式獲取合法代表處的外商資格,在有機可乘、騙貨得逞時會使出“金蟬脫殼”之計,商戶要層層設防,形成縱深防線,比如在沒有建立可靠合作關系前,與外商合作應提倡現貨現款;密切關注外商的經濟實力、付款能力等等。
石獅外貿出口占石獅紡織服裝業產值的55%,隨著外貿出口日益頻繁,如何加強預防外貿詐騙,仍將是目前和今后我們長期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。